为了增强ACT考试的安全性,给予全球考生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在去年8月,ACT官方宣布引入机考模式,定于今年9月于国际市场推行。然而,ACT机考并未如期而至,众说纷纭之际ACT官方最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ACT考试国际机考模式(CBT)将于2018年9月正式启用于国际考试中心。
为了增强ACT考试的安全性,给予全球考生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在去年8月,ACT官方宣布引入机考模式,定于今年9月于国际市场推行。然而,ACT机考并未如期而至,众说纷纭之际ACT官方最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ACT考试国际机考模式(CBT)将于2018年9月正式启用于国际考试中心。
The computer-based testing model for the ACT test® is scheduled to launch in all international markets in September 2018. With this change, there will be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esting opportunities for your students. Each year, there will be six test windows (up from the current five test dates). In addition, the goal is to make each window two days long, with two sessions each day—a morning session and an afternoon session, depending on location.
ACT考试将于2018年9月在国际市场推行全球机考模式(CBT -- The computer-based testing)。实行这种调整,将为国际学生增加更多的考试机会。每年即将有6次考试安排。(改革前,国际生仅一年5次考试安排)此外,考试时间由1天调整为2天。根据不同考试中心,每天的考试分为上午时段和下午时段。
Delivering the ACT test online will also reduce the time between testing and reporting. Instead of completed test materials being collected, packed, sent, clearing customs, sent again, received, unpacked, and finally scanned, and returned back to the examinee, multiple choice scores will be available to students as quickly as 48 hours after the student completes the test.
ACT在线机考模式也将缩短考试与成绩报告的发布时间。将取而代之繁复的考卷收集,打包,运送,清关,再次发送,接收,解压和最终扫描,及反馈给考生成绩的复杂环节,机考的到来,将以选择题为考试形式的考试评分以最快48小时的高效反馈给学生。
Registration for the 2018-2019 administration of the ACT test in International locations opens in July 2018. In the meantime, the ACT team is working diligently to ensure all systems are prepared and communications sent to various stakeholder audiences, partners and potential examinees, to ensure a successful transition to this new delivery model.
2018-2019 在国际考试中心的考试报名管理工作将于2018年7月正式开始。同时,ACT团队正在努力确保所有考试系统准备就绪,并向相关人员、合作伙伴和潜在考生发送考试信息, 以确保成功地过渡到这种新的考试模式。
★ 机考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严格控制跨区:线上机考解决了原有人为监考中由于不同考场松紧导致的ACT跨区问题,通过机器时间的控制跨区被严格限制了;
2.在学生优先处理问题方面:允许学生给疑惑问题做上相应标记,每一部分的结尾可以检查或重新思考答案不太确定的题,大大的节省时间;
3.作文环节:小天使们再也不用再担心字丑而影响评分了,写错单词或者出现多余段落修改起来也更加简洁,更省时,作文时间上必定会更有优势。
弊端:
中国考生多年来的纸质考试习惯,如果突然改成在电子屏幕上阅读本身就不熟悉的长篇文章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以及紧张情绪。
★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高一的同学,如果英语基础较弱,目前也没有托福成绩,建议不要焦虑,集中精力在托福备考冲刺上,先把托福考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再过渡到ACT的学习。
如果目前高一且已经有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托福成绩,可以SAT和ACT 两个考试的题目都做一做,感受一下自己更适合ACT还是SAT,因为这两个考试确实在一些考试重点、文体风格方面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综合考虑后开始SAT或ACT的学习,如果时间和精力够,也可以两个考试都参加从而提升竞争力。
已经高二且才进入ACT学习的考生,要加大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争取4月或者6月首考ACT,在9月进行二战,沉着应对早申请。
★阅读、文法、科推、数学、写作该如何备考?
阅读:
ACT阅读的难点是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定位信息。学生需要1)增大阅读强度 2)做任务型阅读。
学生很多时候读文章慢并不是因为“读”得慢,而是理解慢。真正导致同学们阅读速度出问题的并不是自己眼球运动的速度,而是能不能快速理解句子,甚至有时候学生为了追求速度读完了文章又要回头再看一遍。
因此,增加阅读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阅读强度。所谓阅读强度是让学生读更难更复杂的文本,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学生都需要更难的文本才能适应ACT的阅读速度要求。
另外一种有效的方式是任务型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之前知道自己要读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先读题再读文章。这样使得学生的阅读有了目的性,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就找到答案,也就节省了二次阅读的时间。
文法:
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法能力,还有选词、对于文章重点的把握、写作策略等一系列的问题。想在文法单项上有所突破的同学们只要记住一点就好:题目一定要和相应的知识点对应起来。
备考关键点在于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做题思维习惯。前者基础不够,是在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打乱整体规划;后者影响高分段冲破瓶颈。冲刺高分,重点往往不再是知识体系,而是做题思维习惯。这个习惯若开始没有训练好,备考后端错题分析就是“马虎”。影响深远。
科学推理:
对于科学单项的复习,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题目的习惯。每当看到图表的时候都一定要下意识地问自己:“这组数据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趋势?”,“两组数据之间有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两个观点对于某个特定的内容各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只有每次做题的时候都对这类问题思考清楚同学们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对于科学题目的敏感度。
同时,在科学单项,有时间限制的刷题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一开始学生不需要真地每一次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但是至少要记录下自己所用时间,让自己有个大致的用时概念。只有对于图表和科学语言熟悉,并且可以快速地把图表表层之下的言外之意识别出来,学生才能真正地提高科学分数。
数学:
一般来说学生丢分有两个原因1)疲劳 2)题干理解难度递增。学生们经常只是简单看了看ACT数学就觉得不值得做。而这种缺乏强度的练习恰恰中了ACT的圈套,即使是数学不错的学生也是有可能犯低级错误的,所以考生一定要重视数学定时练习和模考。
写作:
目前面向高中生的标准化写作考试中要求最高的,学生不但需要写出一篇便于理解的文章,更要在文章中拿出对于问题的独特见解。这则需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一能力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反复对于问题的思考才能获取的。
总之,只要考生早做规划,提前准备,不管考试的时间或者政策如何变化,大家都能沉着应对~